的巍峨,的險要,的挺拔,黃山的秀,原始荒古,真實自然。郭亮村依山勢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勢險絕,景色優美,以奇絕水景和絕壁峽谷的“掛壁公路”聞名于世,又被譽為“太行明珠”。著名導演稱郭亮為“太行明珠”,著名畫家稱郭亮“華夏奇觀”。先后有《清涼寺鐘聲》、《走出地平線》、《倒霉大叔的緡事》、《戰爭角落》、《舉起手來》、《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視片在此拍攝,萬仙山景區絕壁上的村莊郭亮村被譽為中國第一影視村。
綿延八百里太行,貫穿中原南北,那里的人民更能吃苦耐勞,創造了許多奇跡。太行山大峽谷中共有六條掛壁公路,其中數郭亮村到王莽嶺的“昆山隧道"最為壯觀(郭亮村到王莽嶺最近的一條路),歷經30年,人工開鑿了一條由山西陵川王莽嶺通往河南輝縣郭亮的掛壁公路。王莽嶺隸屬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昆山隧道全長7點5公里,隧道內未經加固整修,隨時有落石,隧道口有一警示牌:“此路未經開發,禁止車輛通行,違反規定,后果自負”。
郭亮以秀美山嶺,獨特的石舍而聞名,更以其周圍自然風景吸引著旅游者。郭亮洞現稱絕壁長廊,長1200米,洞頂是嶙峋的怪石,開鑿時留下的支撐廊頂的天然石柱,形成了崖下的“照明窗口”,日本人贊譽“世界第九大奇跡"。郭亮地處輝縣,周圍有很多溶洞,有、白、,洞內倒懸的(de)鐘乳石千姿百(bai)態,形神(shen)各異,發(fa)人遐思,引人入勝,嘆為觀止。這里的風景自然稱其為雄、壯、險、奇、古、秀,山水秀美,奇石名木,獼猴攀躍,谷幽崖高,楓葉吐丹,以奇絕水景和絕壁峽谷為特色。
村寨里樸實隨處可見:石磨、石碾、石巷、石桌、石凳、石床、石階、石房、石壩、石路、 石碗、石筷、石橋、石斧、石鋤……,讓人完全溶浸在石頭的奇妙懷抱之中。當問起村民為 體用這笨重的石頭營造一切時,老鄉笑話我們道:“石頭是我們的一切,那兒有祖輩的靈氣 ,是后輩的希望,制造石器只花力氣,不花錢。為何不用……習慣了!”郭亮地處深處,四季景色宜人,特別是金秋時節,滿山遍野楓葉緋紅,碧綠的山野夾帶著一片片金黃,是旅游的大好時節。
抵達郭亮村,必須要穿行大峽谷,峽谷絕壁的巖石呈紅色,從沙窯鄉鄉漢寨壩順天梯登崖頂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過去這條絕壁路,曾是大山中唯一通往中原的古道,困擾著一代代山民,阻礙著與外界的交流。天梯是由塊塊不整齊的巖石壘起或直接在90度角的巖壁上鑿 出來的石坑組成。直到本世紀70年代,山民打通了,人們才逐步廢棄了這條幾(ji)百(bai)年來的(de)“熱線”。我們有(you)意從(cong)天梯登頂,就是想(xiang)領略一下先人險行的(de)感覺。
紅巖絕壁約有200米高,聳直陡峭,像快斧整劈過一樣,格調雄渾,令人生畏。頭頂密布的 的烏云使峽谷更顯磅礴大氣,走在云梯上仰望山體無不被險峰所震懾,壁縫填滿雙眼。向上只能看到上一層的石梯底面,向下只見峽谷中水浪翻滾,濤聲回蕩,煞有不上不下之感。由于我們不是專業攀巖者,在許多極險崖段,全憑自己的膽識和四肢去解決。多處石板已掉落 谷中,崖壁石縫里有許多小樹和小草,它們都有一定的韌度,成為很好的“拉繩”,就這樣 提心吊膽,磨破雙手,足足忙了大半天才登頂。放眼望去,黑色的濃云威壓著大峽谷,云層遮沒了陽光,使山顯得陰暗,山的陰暗又進一步襯托出云的陰暗。云和山,就這樣渾然一體,我瞪大眥欲裂,也難以將這全景一眼望盡。
絕壁長廊郭亮洞,蜿蜒盤旋、忽明忽暗、上下不一,洞壁有的整齊平坦,有的參差不齊,形狀各異。站在峽谷對面萬丈石壁上,靜觀郭亮洞,猶如石壁上的“機槍眼”。洞外瀑布成網 狀,洞下水白龍潭碧綠誘人,悠閑的牛羊漫步在奇石、叢林之間。秋季,黃色的柿子、紅色的山楂、綠色的核桃掛滿枝頭,好一派世外桃源之雅景。郭亮洞又稱郭亮洞掛(gua)壁公(gong)路,郭亮隧(sui)道,郭良隧(sui)道,絕壁長廊,郭亮村絕壁長廊,這是一條橫穿絕壁的長廊通道,1972年農歷二月二開工,1977年5月1日通車,長1250米,寬6米,高4米。投工3萬個,清理石渣2.4萬立方,消耗鋼釬12噸,鐵錘2000個。郭亮村投資8萬元,2001年又投資40萬元進行擴修。影視村是郭亮的美譽。幾十戶人家依勢座落在山坳里,房子不分行,不成排,錯落有致,參差不齊。青石壘墻,白灰粘縫,藍瓦蓋頂,木門木窗。村后是翠巒疊嶂的蓮花山,村前是溝壑起伏的皇碑尖嶺。從1975年以來,海內外影視界看好郭亮的自然風景,40多部影視劇在這里拍攝外景。影壇巨臂謝晉,為拍《清涼寺鐘聲》三上郭亮,在村里常住百天之久,稱郭亮是“太行明珠”,刻石留言:太行深處郭亮村化為影片清涼寺鐘聲的乳泉村,我們曾在這里度過盛夏深秋,我們曾和郭亮的父老兄弟姐妹結下深厚友誼,美麗的村莊,勤勞的鄉親將永遠留下我們的記憶里。著名導演于本正、郭凱敏、沈好放、馮小寧等也曾在郭亮食宿多日,留下墨寶。郭亮村還是輝縣抗日政府所在地,太行分區司令員皮定鈞和輝縣第一任縣委書記王云清曾在這里住過多日,電影《李向陽》生活原型,傳奇英雄郭興曾在這里學習培訓、接受任務,那些老房子仍然完整的保存著。漢柳在郭亮村下邊,是一棵千年古樹,胸圍4.2米, 1978年一場大風把它攔腰折斷,人們以為漢柳會枯死,誰知次年春天,半截樹樁上又長出新芽,樹干一邊長出枝芽。
和兩處自然保護區。靜心待上半月,凌晨聽雄雞報曉、午時聞雌雞下蛋、晚間聽山雨瀝瀝、俯在地上傾聽地下河 的嘩嘩流水聲。喝上二兩老白干,大口吮吞著大青辣,在來回擺動的油燈下,聽著老鄉們的嘮叨,那真是一種原始古樸的雅致。
消息